生灵涂炭

生灵涂炭(拼音:shēng líng tú tàn)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,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《尚书·仲虺之诰》。“生灵涂炭”的原义是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,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;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
读音

shēng líng tú tàn

同音词

组成

基本解释

生灵:百姓;涂:泥沼;炭:炭火。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。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。

详细解释

  • 【解释】:生灵:百姓;涂:泥沼;炭:炭火。人民陷在泥塘和火坑里。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。
  • 【出自】:《尚书·仲虺之诰》:“有夏昏德,民坠涂炭。”《晋书·苻丕载记》:“先帝晏驾贼庭,京师鞠为戎穴,神州萧条,生灵涂炭。”
  • 【语法】: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

词典解释

生灵涂炭-中華語文大辭典

同:生靈塗炭

生灵涂炭-汉语同义词反义词词典

[反]国富民安

出处

《尚书·仲虺之诰》:“有夏昏德,民坠涂炭。”《晋书·苻丕载记》:“先帝晏驾贼庭,京师鞠为戎穴,神州萧条,生灵涂炭。”

成语故事

后燕、后秦联合攻打前秦,于是前琴的国都长安被人包围,苻坚因此退到五将山,等待有适当的机会能重新再来。后来苻坚被后秦活捉处死,苻坚的儿子苻丕就一直驻在邺城。不过,前秦的幽州刺史王永听说苻坚已经死了,就请苻丕到晋阳,在王永等人的拥护下,当了皇帝。苻丕当上皇帝以后,加封王永为左丞相。王永写了一篇召告,想号召前秦的部队去讨伐后秦和后燕。公告中说:自从苻坚被害,国都长安沦陷后,国家就开始一蹶不振哪!老百姓好象生活在泥沼和炭火之中,十分痛苦。各地官员接到这份召告以后,就要派出兵马到临晋会师,准备作战。可惜后秦的军队实在太强大了,王永无法获得胜利,前秦也逐渐衰落,不久后就被后秦消灭了。

造句

1、生灵涂炭的景象,如同地狱一般,让人心生畏惧。

2、在那片生灵涂炭的土地上,每一个生命都在挣扎求生。

3、火山爆发,生灵涂炭,大自然的力量让人敬畏又恐惧。

4、战争的硝烟散去,留下的只有生灵涂炭的大地,和无尽的哀伤。

5、曾经的繁华城市,在一夜之间生灵涂炭,如同鬼域。

6、那一场无情的天灾,让这片土地瞬间生灵涂炭,满目疮痍。

7、火灾让整个城市陷入了一片混乱,人民在消防队员的帮助下才避免了生灵涂炭。

成语接龙

组词

近义词

shēng líng tú tàn

1、[水深火热]shuǐ shēn huǒ rè

老百姓所受的灾难,象水那样越来越深,象火那样越来越热。比喻人民生活极端痛苦。

2、[民不聊生]mín bù liáo shēng

聊:依赖,凭借。指老百姓无以为生,活不下去。

3、[荼毒生灵]tú dú shēng líng

荼毒:毒害、残害;生灵:指百姓。指残害人民。

4、[黎庶涂炭]lí shù tú tàn

形容人们处于水深火热的境地。

反义词

shēng líng tú tàn

1、[安居乐业]ān jū lè yè

安:安定;乐:喜爱,愉快;业:职业。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。

2、[国泰民安]guó tài mín ān

泰:平安,安定。国家太平,人民安乐。

热门汉语

大家都在问